淮先名人资讯网
首页 > 汉朝名人 > 贾让()

贾让()

贾让——中国西汉时期筹划治理黄河的代表人物治理黄河三策的内容

当时黄河频繁决溢,灾患严重。朝廷征集治河方案,绥和二年(公元前7),贾让应诏上书。

内容包括:

上策:主张不与水争地,“徙冀州之民当水冲者,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”。这是针对当时黄河已成悬河的形势,提出人工改道,避高趋下的方案。他认为,实行这一方案,虽要付出重大代价,“败坏城郭、田庐、冢墓以万数”,但是可以使“河定民安,千载无患”。

中策:是开渠引水,达到分洪、灌溉和发展航运等目的。他认为这一方案不能一劳永逸,但可兴利除害,能维持数百年。

下策:他又认为如果保守旧堤,年年修补,劳费无穷,是最下策。

治理黄河三策的特点

贾让三策具有以下特点:

①第一次全面地对治理黄河进行了方案论证,较完整地概括了西汉治黄的基本主张和措施;②首次明确提出在黄河下游设置滞洪区的思想,强调滞洪区的作用是“使秋水多,得有所休息”;③论证规划方案时首次提出经济补偿的概念,主张筹划治河工费用于安置因改道所需的移民;④提出综合利用黄河水利资源,具体论证开渠分水有三利(低地放淤肥田,改旱地为稻田,通漕运),不开则有三害(民常忙于救灾,土地盐碱沼泽化,决溢为害);⑤分析了黄河堤防的形成,发展过程及其弊端。

由于上述特点,他的治理黄河三策对后世治河产生了重要影响,是古代治河思想方面的重要遗产之一。历代对贾让三策评论颇多,意见不一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汉朝的名人 车千秋(前77年)
车千秋——“车丞相”车千秋(?—前77年),本姓田,战国时齐国宗室后裔,其先祖于西汉初年徙居长陵(今陕西咸阳东北)。 车千秋原为高寝郎,供奉高祖陵寝。戾太...
汉朝的名人 赵周()
赵周——西汉高陵侯赵周,西汉高陵侯,其父赵夷吾任楚太傅,不从楚王刘戊 (wù ) 叛反,被杀。景帝中元二年(前148),因父功封侯。元鼎二年二月,武帝任命...
汉朝的名人 赵充国(公元前...
赵充国——“麒麟阁十一功臣”之一赵充国(前137年—前52年),字翁孙,汉族,原为陇西上邽(今甘肃天水)人,后移居湟中(今青海西宁地区),西汉著名将领。为...
汉朝的名人 贾让()
贾让——中国西汉时期筹划治理黄河的代表人物治理黄河三策的内容 当时黄河频繁决溢,灾患严重。朝廷征集治河方案,绥和二年(公元前7),贾让应诏上书。 内容包括...

强力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