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先名人资讯网
首页 > 明朝名人 > 郑成功(公元1624年公元1662年)

郑成功(公元1624年公元1662年)

郑成功——明末抗清名将 郑成功,明末抗清名将、民族英雄;名森,字明俨,号大木,幼名福松,因受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,赐名成功,故世称“国姓爷”,又因受永历帝封延平王,故也称“郑延平”,1624年8月27日出生于母亲的故乡日本肥前平户,先祖由中原固始县入闽。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,不久芝龙降清,他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,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。1661年4月率领两万余名将士跨过海峡,经过数月英勇战斗,打败侵占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,还给了人民自由,开启郑氏在的统治,战后他鼓励垦荒种田,大力发展生产,兴办学校,促进了的发展。1662年6月23日在南明东都承天府病死,终年37岁。郑成功死后,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,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。 康熙皇帝曾说“朱成功明室遗臣,非吾乱臣贼子”,也写下楹联:“四镇多二心,两岛屯师,敢向东南争半壁;诸王无寸土,一隅抗志,方知海外有孤忠。”赠与泉州三邑南安郑氏祖坟。但清朝早期官方仍把郑成功视为叛国或海贼。清朝末期,为笼络人,清朝逐渐把郑成功宣传为“忠义典范”。1874年,清廷派遣钦差大臣沈葆桢来台办理海防事务,沈葆桢在该年底与其他官员联名上奏,以郑成功“感时仗节,移孝作忠”,值得为民表率,请光绪皇帝准为其建祠祭祀,有助于“正风俗、正人心”。翌年(1875年)准其奏,正式在台为郑成功立祠,并由礼部追谥为“忠节”。同年三月,沈葆桢拆除了旧的开山王庙,在原址重建一座福州式建筑式样的“延平郡王祠”。沈葆桢并亲写对联一副:“开万古得未曾有之奇,洪荒留此山川,作遗民世界;极一生无可如何之遇,缺憾还诸天地,是创格完人。” 从此郑成功成为清廷承认的模范人物,重要官员包括刘铭传、唐景嵩等人,皆曾为延平郡王祠作楹联褒奖之。

标签:

猜你喜欢

明朝的名人 徐达(1332...
徐达——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徐达 (1332年—1385年),汉族, 中国明朝开事统帅,民族英雄,字天德。濠州钟离(今安徽凤阳东北)人,农家出身。元末,他参...
明朝的名人 徐祯卿(147...
徐祯卿——吴中诗冠 徐祯卿(1479-1511)字昌谷,一字昌国,汉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祖籍常熟梅李镇,后迁居吴县。明代文学家,被人称为“吴中诗冠”...
明朝的名人 张献忠(160...
张献忠——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张献忠,字秉忠,号敬轩,(1606年9月18日-1647年1月2日),明末农民起义领袖,曾建立大西政权。与李自成齐名。1640...
明朝的名人 张居正(152...
张居正——被后世誉为“宰相之杰” 明朝文臣,因其巨大的历史功绩而被后世誉为“宰相之杰”。 明王朝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风雨雨,到了嘉靖年间已是百病丛生,危机四伏...

强力推荐